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2019年7月29日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的研究生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指示、李克強總理做出批示。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史無前例、密集出臺一系列(15個)政策文件,國務院辦公廳于今年年初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其中之一,為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學科專業是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指導意見》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高等學校區域布局、學科結構、專業設置,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工作要求,省教育廳于今年2月初啟動《實施意見》起草工作。廳黨組對此高度重視,楊勇廳長親自安排部署,分管副廳長王廷山一級巡視員負責具體推進。先后經過動員部署、調研論證、文本編制、討論修改等工作環節,形成了征求意見稿。2月初,王廷山副廳長全面安排部署了起草工作,召集相關處室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就起草工作提出總體意見,建立了研究生處牽頭,高等教育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科學技術處、德育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人事處等處室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在相關高校抽調專家組成了起草工作專班
春節前,各處室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就我省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點任務、主要舉措進行了論證。
2月底,根據《指導意見》及前期調研成果,對《實施意見》的總體架構進行了研究設計,起草形成了《實施意見》初稿,并請各處室對《實施意見》初稿進行了論證。
7月23日,王廷山副廳長帶隊參加了全國地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委員會2021年度會議,聽取了教育部研究生司學位處欒宗濤處長對《指導意見》的解讀。
遵照教育部研究生司對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總體設想,綜合各處室對《實施意見》初稿的修改意見,先后經過12次修改,于8月初形成了征求意見稿。
二、主要起草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
《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河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送審稿)
《河北省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體系與結構分析及新增申報指南》(2020年10月)《河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優化調整高等院校學科專業結構的意見》
《河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高等院校學科專業結構的實施方案》
《河北省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實施方案》
三、基本框架
《實施意見》的總體結構分為6個部分,共27條。
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提出了我省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二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的頂層設計與總體框架。提出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學科專業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并對國家現行學位體系、學科專業體系、學科專業目錄管理模式進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分類推進我省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針對我省實際,分別對人文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專業、傳統優勢基礎學科專業、應用學科專業、新興交叉學科專業等不同類別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設計了具體方案,同時,圍繞多學科專業協同育人、不同類型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學科專業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也提出了具體舉措。
第四部分是建立健全我省學科專業設置與調整機制。明確了政府部門、高等學校、市場等多元主體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的職能,要求健全基于人才需求預測預警的學科專業調整機制,并立足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和經濟社會需求,對學科專業的增量調整、存量調整、退出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第五部分是科學嚴謹開展學科專業的評價與監督。為確保學科專業建設質量,提出了以學科標準為底線、完善多元評價體系、加強常態檢測的綜合措施。
第六部分是組織實施。從組織領導、工作責任、投入機制三方面提出了要求。
四、主要特點
頂層設計。首次從學科專業體系的角度闡明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邏輯關系,從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角度著手,為未來一段時間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提出了統一要求,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接需求。既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戰略和國家盛事,又面向區域產業功能定位;既對接新興產業,又考慮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既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又兼顧民生和社會領域需求,充分體現了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有效銜接。
注重政策的銜接性和創新性。準確反映了《指導意見》以及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全面吸納了近年來教育廳對學科專業體系改革工作一系列文件提出的核心舉措,系統對接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和河北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盡最大可能為各項工作的統籌推進和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