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渤海新區、滄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滄州高新區科技局、教育局,市屬高校,有關高職高專、中職中專、中學:
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制定了《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現轉發你們,請你們按照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按照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制定的《2021年度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要求》,市科技局會同市教育局負責我市所屬學校初審工作,為有序推進我市項目申報,結合我市工作實際,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大學生項目申報
有關學校自行注冊,按照市屬本科、“雙高計劃”高職高專學校申報8項、其他學校申報5項的限項要求,擇優組織符合條件的在校生于1月10日前完成系統填報,市科技局初審合格后推薦。
二、中學生項目申報
各縣(市、區)、滄州開發區、滄州高新區科技局會同當地教育局推薦1所學校申報,渤海新區科技局會同教育局推薦2所學校申報,市科技局會同市教育局推薦5所市直學校申報,并通知申報學校系統注冊,1月10日前完成系統填報。市科技局會同市教育局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擇優推薦。
三、項目申報操作
1.登陸“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管理平臺”,網址:http://kp.kjfww.com:8080/kjcx/login。
2.申報學校自行注冊后,獲取賬號、密碼,注冊時歸口管理部門選擇“滄州市科學技術局”。
3.申報書蓋章后,需上傳至管理平臺。
聯系人:市科技局 農村科技科 黃偉 2129113
市教育局 高職成教科 高健 3170736
基礎教育科 李志剛 3170675
附件: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河北省教育廳 關于印發《河北省
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征集2021年度項目的通知
滄州市科學技術局 滄州市教育局
2021年1月4日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 文件 |
河北省教育廳 |
冀科政〔2020〕32號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河北省教育廳
關于印發《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
征集2021年度項目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教育局,雄安新區管委會改革發展局、公共服務局:
為鼓勵我省大中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激發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創新型人才,根據河北省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部署要求,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制定了《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請認真組織實施。
為做好2021年度項目征集工作,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制定了《2021年度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要求》,請按照具體要求做好項目申報組織工作。
附件:1.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
實施方案(2020-2022年)
2.2021年度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
要求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河北省教育廳
2020年12月31日
附件1
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
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河北省教育廳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為提升我省大學生、中學生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創新型人才,營造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部署,把大學生、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作為河北人才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強系統組織、項目支持、管理服務,著力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創新意識,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為創新型河北建設提供不竭動力。
(二)指導原則
學生主體。實施該計劃,面向全省本科高校、高職高專、中學中職中專,鼓勵在校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更多科學研究實踐的機會和條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和覆蓋率。
學校主導。學校是科技創新培育計劃的基本單位,通過加強組織實施,加快推動學生實質參與科學活動。建立導師指導制度,為學生自主開展實踐研究提供輔導幫助。
項目支持。省級建立項目支持機制,按照“學生自主選題、學校組織申報、歸口評審推薦、綜合擇優支持”的方式,對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給予項目經費資助。鼓勵各學校及有關部門給予配套支持。
分類指導。根據本科高校、高職高專、中學中職中專在校學習內容,分科學研究、科學普及兩類項目給予指導支持。本科高校及高職高專在校生以技術產品研究、創意設計、研究報告為主,中學及中職中專在校生以科學作品、科學講堂、科學實驗為主。
(三)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培育計劃,三年內形成“千項百校百品”的總體目標,即推出1000項以上創新作品,培育100所以上學校示范單位,形成100項以上創新品牌成果。
二、實施內容
在省級財政科技資金中每年安排專項經費,自2021年起納入年度預算,支持在校生(不包括在校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能力培育項目。其中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科技創新競賽中獲獎的作品不在資助之列。
(一)科學研究類。以本科高校及高職高專在校學生申報為主體,學校集中推薦,重點支持開展技術產品研究、創意設計、研究報告等。單體項目資助2萬元左右,每年資助500人左右。
1.技術產品研究類。包括創作科技創新相關作品以及能給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
2.創意設計類。包括圍繞解決生產生活中具體問題,開展工業設計、工程設計、產品設計、軟件設計等。
3.研究報告類。包括圍繞解決現實問題或學科領域前沿問題,通過理論探索和實證調查,形成的對策、建議或調查報告。
(二)科學普及類。以中學及中職中專學校為申報主體,學生興趣小組為單元,重點支持開展科學作品、科學講堂、科學實驗等。單體項目資助5萬元左右,每年資助100個左右學校。鼓勵中學及中職中專在校生參與科學研究類項目。
1.科學作品類。包括科學作文、繪畫、微視頻、科學表演等。
2.科學講堂類。包括國內外專家走進校園開展科普講壇、講堂、講座,以及課堂講解、手工制作、設備體驗等趣味科普課程。
3.科學實驗類。包括通過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科學儀器裝置等,開展科學實踐活動。
三、進度安排
2020年,將培育計劃項目經費納入下年度預算安排,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做好總體策劃設計,明確操作流程規范,制定項目指南等。
2021年至2022年,在全省穩步推開,按年度要求做好項目實施、重點活動、動態管理、滾動推進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職責分工。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建立協同聯動機制,研究分析有關情況,加強有關事項協調管理。省科技廳圍繞項目管理,完善制度辦法或實施細則,推動工作落實到位。省教育廳做好系統發動,吸引學校廣泛關注、積極參與。各地科技、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協同推進,做好組織管理和服務工作。
(二)強化項目管理。參與學校負責項目實施、績效評價、科研誠信等全過程管理。項目結題由學校組織,并將結題結果報省科技廳備案。項目經費要專款專用,主要用于實驗材料、測試化驗加工、燃料動力、出版文獻、會議差旅、信息傳播、版面審編、知識產權事務、專家咨詢費等。
(三)強化激勵引導。開展評選活動,對優秀作品、成果、單位加大支持力度,給予表彰獎勵激勵。參與學校加強項目實施導師配備,提供學生實踐實習、技能培訓、競賽賽事、專題報告等服務保障,對學生骨干或團隊等進行表彰激勵。
(四)強化跟蹤督導。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將培育計劃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建立跟蹤落實機制,加強工作指導與服務。參與學校作為實施主體,按要求開展績效自評,深入輔導和管理,確保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附件2
2021年度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要求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河北省教育廳
為做好專項實施工作,提高項目質量,規范申報流程,特制定申報要求。
一、申報內容
按照《河北省大學、中學在校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大學生、中學生兩類項目內容要求申報。
二、申報條件
(一)大學生項目
1.面向我省本科、高職高專學校。
2.項目申報人為在校學生,不包括在校研究生。
3.項目起止時間不超過一年,不得晚于申報人畢業時間。
4.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科技創新競賽中獲獎的作品不在資助之列。
5.每項大學生項目資助2萬元。
(二)中學生項目
1.面向全省中學、中職中專學校。
2.項目起止時間不超過一年。
3.每校僅限一項,每項中學生項目資助5萬元。
三、申報材料
提交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書(格式詳見附件),按照大學生項目、中學生項目分類填報,填寫內容符合要求,真實、準確。
四、申報程序
(一)學校申報。在線填寫申報書,經學校蓋章審核后,提交歸口管理部門。
(二)歸口初審。各地科技主管部門會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負責本地所屬學校初審工作,省教育廳負責省直屬學校初審工作。大學生項目重點評價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等,中學生項目重點評價學校科學實踐活動創新性和組織化程度。初審通過后,經歸口管理部門蓋章,提交省科技廳。
(三)綜合評審。省科技廳會同省教育廳組織。確定立項的,填報任務書。
五、申報時間
在線受理時間: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5日17:00
六、其他事項
(一)控制申報數量。為避免項目申報數量過多、工作量過大,按照學校類型、區域分布,采取定額申報。
1.大學生項目。省屬骨干院校申報15項,一般本科、“雙高計劃”高職高專學校申報8項,其他學校申報5項。
2.中學生項目。邯鄲、保定、石家莊、滄州、邢臺各不超過15項,唐山、廊坊、衡水、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各不超過10項,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各不超過5項。
(二)項目申報操作
1.登陸“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管理平臺”,網址:http://kp.kjfww.com:8080/kjcx/login。
2.申報學校自行注冊后,獲取賬號、密碼。
3.各歸口管理部門按本通知管理平臺聯系人電話(附后),取得賬號、密碼。
4.申報書蓋章后,需上傳至管理平臺。
附件:1.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書
(大學生項目)
2.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項目申報書
(中學生項目)
聯系人:省科技廳 政策法規處 梁煒 0311-85818115
15832188590
省教育廳 科技處 張建榮 0311-66005153
15931071991
管理平臺:王麗鵬 13739675815
附件2-1
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
項目申報書
(大學生項目)
項目名稱:
研究類型(可多選):( )技術產品研究 ( )創意設計
( )研究報告 ( )其他:
申報人:
所在學校名稱:
歸口管理部門:
科技廳分管處室:
申報預算年度:
起止時間: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制
填報說明
1.項目名稱應簡潔準確、字數不宜過多。
2. “研究類型”:在擬研究類型前()內打勾,可多選。
3.“歸口管理部門”:應填寫市級科技管理部門或省主管部門。
4.“申報預算年度”:指經費預算申報年度。
5.“起止時間”:不超過一年時間,且不晚于畢業時間。
6.“年級”:指申報人在項目申報時的年級。
7.“指導教師”:應為申報人所在學校的教師。
8.“經費使用”:主要用于實驗材料、測試化驗加工、燃料動力、
出版文獻、會議差旅、信息傳播、版面審編、知識產權事務、
專家咨詢費等。
9.申報材料及開展相關研究不能違背科研誠信有關要求。
一、基本信息 | |||||||||
申報人 | 姓名 | 身份證號 | |||||||
具體院系 | 所學專業 | ||||||||
年級 | 聯系電話 | 郵箱 | |||||||
指導教師 | 姓名 | 身份證號 | 職稱 | 聯系電話 | |||||
所在學校 | 學校名稱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
注冊地 | 郵箱 | ||||||||
通訊地址 | |||||||||
開戶名稱 | |||||||||
賬號 | |||||||||
開戶銀行 | |||||||||
開戶銀行行號 | |||||||||
項目簡介(不超過200字) | |||||||||
二、目的意義(項目選題擬解決的問題、研究價值及應用性)(不超過500字) | |||||||||
| |||||||||
三、主要內容(項目主要開展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創新點)(不超過1500字) | |||||||||
| |||||||||
四、預期成效(項目完成后達到的成果形式及有關指標) | |||||||||
五、進度安排(在項目起止時間內研究的主要階段) | |||||||||
|
六、經費使用 單位:萬元 | ||
序號 | 支出用途 | 金額 |
總 計 | ||
1 | 實驗材料費 | |
2 | 測試化驗加工費 | |
3 | 燃料動力費 | |
4 | 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 | |
5 | 會議/差旅費 | |
6 | 專家咨詢費 | |
7 | 版面審編費 | |
8 | 其他 |
附件2-2
大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專項
項目申報書
(中學生項目)
項目名稱:
活動類型(可多選):( )科學作品 ( )科學講堂
( )科學實驗 其他:
申報學校名稱:
項目負責人:
歸口管理部門:
科技廳分管處室:
申報預算年度:
起止時間: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制
填報說明
1.項目名稱應簡潔準確、字數不宜過多。
2. “活動類型”:在擬開展活動類型前()內打勾,可多選。
3.“歸口管理部門”:應填寫市級科技管理部門或省主管部門。
4.“申報預算年度”:指經費預算申報年度。
5.“起止時間”:不超過一年時間。
6.“經費使用”:主要用于實驗材料、測試化驗加工、燃料動力、
出版文獻、會議差旅、信息傳播、版面審編、知識產權事務、
專家咨詢費等。
7.申報材料及開展相關研究不能違背科研誠信有關要求。
所在學校意見: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歸口管理部門意見: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一、基本信息 | ||||||||
申報學校 | 學校名稱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注冊地 | |||||||
法人代表 | 學生總數 | |||||||
通訊地址 | ||||||||
開戶名稱 | ||||||||
賬號 | ||||||||
開戶銀行 | ||||||||
開戶銀行行號 | ||||||||
項目負責人 | 姓名 | 身份證號 | 職稱 | 職務 | 聯系電話 | |||
項目簡介(不超過200字) | ||||||||
二、條件基礎(已開展的科學實踐活動及有關保障)(不超過1000字) | ||||||||
| ||||||||
三、主要活動內容(項目擬開展的主要活動內容、組織方式、方法步驟及進度安排)(不超過1500字) | ||||||||
| ||||||||
四、預期成效(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的具體規模數量及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 ||||||||
| ||||||||
五、經費使用 單位:萬元 | ||||||||
序號 | 支出用途 | 金額 | ||||||
總 計 | ||||||||
1 | 實驗材料費 | |||||||
2 | 測試化驗加工費 | |||||||
3 | 燃料動力費 | |||||||
4 | 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 | |||||||
5 | 會議/差旅費 | |||||||
6 | 專家咨詢費 | |||||||
7 | 版面審編費 | |||||||
8 | 其他 |
申報學校意見: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歸口管理部門意見: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