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全市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堅持“民生為本”的理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 “兩學一做” 專題學習活動,全力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在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促增長、保民生,社會保險作為社會安全網和穩定器的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養老保險
2016年,積極落實“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研究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政策;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出臺多個配套文件,制定經辦規程,進一步完善了我市“職工+居民”的養老保險體系。
(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48萬戶,比上年增加6.8萬戶,增長16.5%。參保人員1546.7萬人,比上年增加122.4萬人,增長8.6%,其中離退休人員275.4萬人,比上年增加38.7萬人,增長16.3%。
全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249億元,比上年增加661.8億元,增長41.7%;基金支出1479.3億元,比上年增加513.8億元,增長53.2%;基金當年結余769.7億元。
2016年,本市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比上年增長6.5%。
積極落實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政策,全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跨省轉入本市3.1萬人,從本市轉出5.6萬人。與天津、河北緊密合作,促進三地間社會保險轉移銜接平穩,京津冀三地間的轉移接續業務量占到全部業務總量的20%。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15.7萬人,其中,城鎮居民參保22.6萬人,農民參保193.1萬人。
2016年,本市繼續落實城鄉居民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從470元提高至510元;福利養老金從385元提高至425元。年末85.4萬人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為43.1萬人)。
全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64.3億元,基金支出53.5億元,基金當年結余10.8億元。
二、醫療保險
2016年,出臺了擴大社區用藥范圍、減輕參保人員基層就醫負擔等方便群眾就醫用藥的“六項醫保新政”,促進分級診療。繼續深化付費制度改革,簡化特殊病報銷備案流程,推進醫保個人賬戶封閉管理。推動異地就醫結算、定點醫療機構互認等京津冀協同發展事項。
年末全市社保卡累計發卡人數1829.9萬人。
(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44.8萬戶,比上年增加5萬戶,增長12.6%。參保人員1517.6萬人,比上年增加41.9萬人,增長2.8%,其中退休人員277.8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增長3.1%。
全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12.1億元,比上年增加125.8億元,增長16%;基金支出776.6億元,比上年增加57.2億元,增長8%;基金當年結余135.5億元。
全年全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12371萬人次,同比增長8.2%。
全市共有定點醫療機構2079家,其中三級定點醫療機構101家,二級定點醫療機構129家,一級定點醫療機構507家,一級以下定點醫療機構1342家。在定點醫療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325家(含中心和站),占定點醫療機構總數的63.7%。
全年跨統籌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轉入本市1.8萬人,從本市轉出3.3萬人。
(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員191.2萬人,其中:學生兒童168萬人,無保障老年人19.9萬人,無業居民3.3萬人。
全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5.8億元,基金支出17億元,基金當年結余8.8億元。
全年全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1039.3萬人次,同比增長17.7%。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6年本市211.9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16年本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收入27.8億元,基金支出27.2億元,基金當年結余0.6億元。
三、失業保險
2016年,本市持續加大惠民力度,繼續調整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充分發揮了失業保險基金保障生活、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
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單位47.1萬戶,比上年增加6.1萬戶,增長14.9 %。參保人員1117.5萬人,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增長3.3%。全年享受失業保險待遇45.3萬人次。
受失業保險費率下調影響,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80.7億元,比上年減少1億元,減少1.2%;基金支出61.7億元,比上年增加18.9億元,增長44.2%。基金當年結余19億元。
自2016年9月1日起,我市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每檔增加90元,上調7.7%。調整后失業保險金平均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1266元。
四、工傷保險
2016年,根據國家規定本市調整工傷保險費率,將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從三類調整為八類,工傷保險費率總體降低。本市進一步落實《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工傷保險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參保人數穩步增長。
年末全市參加工傷保險單位48.5萬戶,比上年增加6.3萬戶,增長14.9%。參保人員為1060.2萬人,比上年增加40.1萬人,增長3.9%。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34.8萬人次。
受工傷保險費率下調影響,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30.5億元,比上年減少2.4億元,減少7.3%;基金支出29.3億元,比上年增加 2.8億元,增長10.6%;基金當年結余1.2億元。
2016年,本市繼續調整1-4級工傷人員的傷殘津貼、護理費以及因工死亡人員供養親屬撫恤金。年末傷殘津貼人均4099元/月,供養親屬撫恤金人均1994元/月,工傷人員護理費平均水平為2548元/月。
五、生育保險
2016年,本市繼續完善生育保險政策,參保率和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年末全市參加生育保險單位46.8萬戶,比上年增加6.1萬戶,增長15%。參保人員為981萬人,比上年增加39.3萬人,增長4.2%。
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56.7億元,比上年增加5.7億元,增長11.2%;基金支出52.7億元,與上年持平;基金當年結余4億元。
全年享受生育保險待遇達51.9萬人次,人均生育保險費用全年支出3.9萬元。
六、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為落實《關于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6號),經市政府同意,自2016年5月起,將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由原來的28%調整為27%,(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由原來的20%調整為19%,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仍為8%);將本市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由原來的1.2%調整為1%,(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由原來的1%調整為0.8%,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仍為0.2%);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每月為企業減負超過5億元。
七、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
2016年,本市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基金運行平穩。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 3446.9億元,基金支出2497.3億元,基金當年結余949.6億元。
繼續加大監督控制力度,維護社保基金安全。全年各級經辦機構共稽核參保單位1.7萬戶,涉及職工212.2萬人,稽核補繳社會保險費共計3.7億元。接待群眾來訪8.2萬人次,受理稽核案件5484件,辦結5242件。
注:2016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基金收支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包括2014年10月至2016年末補繳、補支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