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
推進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是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商務領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部署。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公益性實現模式,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和模式。為做好復制推廣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可復制推廣的主要內容
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于請推薦全國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的函》(商辦建函〔2016〕725號)要求,我部組織第三方專家組對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推薦的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進行了形式審查和現場抽查,經網上公示,確定江蘇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等15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湖北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零售企業為首批全國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以下簡稱示范市場,名單見附件1、2)。示范市場所在地政府有關部門和示范市場在投資保障、運營管理、政府監管和公益功能實現機制等10個方面形成了19條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見附件3)。
(一)投資、建設和運營模式。
1.政府投資建設,國有企業管理的自建自管模式。
2.政府投資入股,委托第三方機構監管的參建代管模式。
3.政府企業簽訂協議,企業按政府要求發揮公益功能的契約合作模式。
(二)公益功能保障機制。
1.投資保障機制:政府有關部門統籌協調,在規劃、標準、法律法規、用地、資金、水電氣等政策上保障公益性市場發展。
2.運營管理機制:投資與運營分離,政府投資,市場化運作。
3.政府監管機制:通過績效考核和日常檢查等方式對公益性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三)公益功能實現機制。
1.保障市場供應機制:通過產銷銜接、應急儲備等方式提高貨源組織能力,增強貨源穩定性。
2.穩定市場價格機制:通過價格監測、預警,引導生產。在發生價格異常波動時,通過減免費用、增加供給等手段平抑物價。
3.促進食品安全機制:通過建立檢驗檢測、索證索票、追溯制度等方式保障食品安全。
4.推動綠色環保機制:完善廢水、垃圾處理系統,引進光伏發電、電動轉運車輛等綠色環保設備設施,提高節能環保水平。
二、著力做好復制推廣工作
借鑒學習和復制推廣上述典型經驗和模式,對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提高認識,將復制推廣工作作為2017年市場體系建設領域重點工作來抓,加大統籌協調力度,落實支持配套政策,加強服務和監管,確保復制推廣工作取得實效。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繼續探索創新,不斷總結新模式、新做法、好成效、好經驗,及時反饋我部(市場建設司),為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創新工作機制和支持方式提供實踐依據。
三、切實加強對示范市場的管理和服務
示范市場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應及時將本通知要求告知市場,進一步明確其責任、義務。加強宣傳引導,強化社會監督,確保示范市場切實發揮公益功能和示范帶動作用。及時了解示范市場的發展情況、需求和遇到的問題,在完善投資保障和運營管理機制等方面加強指導和服務。
聯系方式:市場建設司010-85093690/85093691
附件:1.首批全國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批發)名單
2.首批全國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零售)名單
3.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可復制推廣經驗和模式
商務部辦公廳
2017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