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委系統各單位,各涉農區農業農村委,各相關單位:
為整體推進我市農業科技進步,促進現代都市型農業高質量發展,依據《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現就做好2022年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服務項目儲備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的決策部署,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市場導向和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重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著力加強重大科技成果的集成熟化、示范推廣和轉化應用,重點轉化一批經濟性狀突出、發展潛力大的重大新品種,推廣一批產業急需、綠色安全、效益顯著、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推進農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打造“三美四鄉”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項目分類
項目分為:一般類項目和揭榜掛帥類項目
三、一般類項目
此類項目嚴格按照《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津農委計財〔2021〕35號)進行申報。征集范圍如下:
(一)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節水、節地、減藥、減肥、種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農田殘膜治理、農業生產清潔能源替代、農田土壤固碳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
(二)發展種源農業。開展農業種源栽培及養殖“卡脖子”技術攻關,支持“土字號”、“鄉字號”特色農業沙窩蘿卜、寶坻三辣、七里海河蟹等特色農產品品種提純復壯及推廣,農業種業育繁推一體化技術集成示范推廣。
(三)發展設施農業。支持設施農業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果菜的高品質栽培、規范化水肥一體化、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等技術示范推廣。
(四)壯大優勢產業。支持小站稻、強筋小麥、鮮食玉米、甘薯等優勢農作物品種示范推廣,集成示范推廣優質稻綠色生產等配套栽培技術,以科技推動小站稻品牌創建。
(五)發展生物農業。支持動植物疫病防治、基因編輯、抗生素替代、有機肥腐熟還田、農業降碳固碳減排增效、外來入侵生物防控等生物農業技術的轉化與推廣。
(六)發展智能農業。支持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推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和智能機械化發展,推廣小型機械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推廣先進適用低碳節能農機裝備,實現農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控制。
(七)發展林下經濟。支持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模式示范推廣,實現兼種兼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效益。
(八)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支持“稻蟹混養”、“稻漁混養”等高效種養模式示范推廣,實現種養殖互利增收。
(九)發展健康養殖。支持池塘生態凈化、替代富營養化養殖、池塘工程化生態健康循環養殖等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推廣畜禽氮磷碳減排養殖、水產養殖增匯提升等技術,促進休閑漁業產業融合發展。
(十)延長農業產業鏈。支持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推廣,提高種養殖企業農產品加工技術水平,以農戶為依托帶動本市蔬菜、雜糧、林果以及畜禽、水產品等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發展,擴大農業企業聯農帶農作用,實現種養加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
(十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深化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等技術模式示范推廣,持續改善村莊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實現鄉村面貌大幅改善、鄉村品質大幅提升。
(十二)開展科教興農政策研究。圍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合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研究分析我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探索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
四、揭榜掛帥類項目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探索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廣泛調動科研人員、科研單位積極性的要求,特此設立揭榜掛帥類項目。
此類項目參考《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津農委計財〔2021〕35號)進行申報,采取“不設門檻、企業主角、充分賦權、限時攻關”的管理模式,在立項階段取消揭榜單位地域門檻和項目負責人年齡、學歷和職稱門檻。在項目實施階段,揭榜單位須簽署“軍令狀”,必須開展“里程碑”節點考核,負責人在“掛帥攻關”期間不能隨意離職。在項目驗收階段,在真實場景下開展。
征集范圍如下:
(一)農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監測體系的建立。項目實施周期2年,通過廣泛調研,掌握我市農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基本情況,建立監測體系1個、監測模式1項,實現數據化動態管理,為我市農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提供保障。
(二)農業節水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實施周期2年,開展農業節水技術集成示范與抗旱農作物品種推廣,推動我市節水型農業發展,節水率達30%以上,建立農業節水示范基地2個,推廣面積2000畝,建立科技示范戶50戶,培訓500人次。
(三)設施農業綜合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實施周期2年,圍繞我市100萬畝設施農業建立,形成設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集成技術包2項,推動我市設施農業提質增效,建立農業設施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展示基地2個,推廣面積2000畝,建立科技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戶年戶均增收5000元,培訓500人次。
(四)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精細化、智能化生產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實施周期2年,圍繞我市智能農業發展,分作物形成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精細化、智能化技術包3項,建立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展示基地2個,推廣面積2000畝,建立科技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戶年戶均增收5000元,培訓500人次。
(五)適合我市農業發展的品種提純復壯精準篩選技術集成。項目實施周期2年,圍繞我市種業發展,分行業篩選適宜我市農業發展的抗旱、抗倒伏、高產、高效農作物品種10個,并提純復壯,建立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展示基地2個,推廣面積2000畝,建立科技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戶年戶均增收5000元,培訓500人次。
五、申報要求
(一)項目受理。
所選技術已立項并正在實施的項目、無成果或成果有產權爭議的項目、主持人正在承擔項目和項目無主管部門的不受理。已列入天津市現代農業技術產業體系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不符合《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和項目儲備通知的項目不予受理。
優先支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推廣;由市級農業科研推廣機構組織覆蓋全市區域,對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生態效益的項目;由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牽頭與農業科研院所、技術推廣等單位聯合申報的項目。
申報市級財政支持200萬元以上的項目,應具有與項目核心技術相關的2項(含)以上?。ú浚┘夀r業領域科技成果或授權專利等科技成果;建立涉農企業(組織)、科研推廣機構相結合的項目實施機制。
鼓勵農業農村委系統青年農業技術人員申報項目,項目主持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應為項目所推廣農業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項目支持農業農村各領域科技成果推廣,申請補助資金不超過20萬元。
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的農業經營主體應具有3名以上人員取得我市農民教育培訓證書;項目科技示范戶須參加我市農民教育培訓并取得培訓證書。
(二)申報形式。
農業農村委系統各單位、市相關領域主管部門組織本部門項目申報;涉農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本地區項目申報。項目電子版申報材料通過天津三農大數據信息采集平臺提交。市農業農村委結合儲備項目申報情況,與年度預算安排銜接平衡后,經專家評審論證和公開公示等程序,擇優確定2022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服務項目。具體項目以市農業農村批復文件為準。
(三)申報材料。
申報項目時須提交項目申報材料一式六份,包括原件一份、復印件五份(一份申請書裝一個文件袋,并注明申報類別、項目名稱、主申報單位)同時報送電子版材料。項目申報書要按照規定,做到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技術先進、資金落實、增效顯著、措施可行。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項目需附項目可行性報告。
六、申報時間
2021年9月10日受理市級主管部門項目申報,2021年9月13日受理各涉農區農業農村委項目申報,逾期不予受理。
七、報送地址及電話
報送地址:西青經濟開發區興華七支路泉集北里別墅40號。
聯系電話:23005928(兼傳真)。
八、項目儲備通知發布
本通知以及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服務項目申報書等相關申報材料可從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官網(http://nync.tj.gov.cn/)自行下載。
2021年8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2022年項目申報材料.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