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總站、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及其他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全面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現對2021年遴選的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予以發布,并就做好集成示范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圍繞引領性技術在產業中的實際應用,以問題為導向,以技術為主線,以團隊為支撐,以基地為平臺,建立政產學研推用多方主體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工作機制,實現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推廣應用緊密結合,形成一批貫穿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切實發揮引領性技術在推動產業增效和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帶動作用。
二、主要任務
(一)組建技術集成示范團隊。聯合技術研發單位、集成示范單位和技術推薦單位成立專家指導團隊,整合上下游力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共同組織好技術集成示范工作。
(二)加強技術集成配套和熟化。圍繞技術核心環節做好集成配套,強化農機農藝融合,解決好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促進技術集成與熟化完善,提升技術的適用性和經濟性。
(三)打造技術示范展示平臺。每項技術要在2個以上的示范展示基地展示,可依托現有的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基地、現代農業園區、新型經營主體生產基地等開展示范展示工作。
(四)組織技術觀摩培訓活動。組織開展以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等為對象,農業農村部門和國家農技推廣機構廣泛參加的示范觀摩活動,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和現場實訓,加快技術普及應用。
(五)形成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在集成示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技術要點,形成綜合性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可操作性強的技術規范,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多途徑廣泛推介宣傳,擴大應用范圍。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將引領性技術集成示范作為年度農技推廣重點任務,在政策傾斜、任務安排等方面給予支持,請各技術研發單位會同技術集成示范單位,按照引領性技術集成示范工作總體安排,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作配合,落實具體舉措。
(二)加強實施管理。請技術推薦單位對所推薦技術的集成示范實施情況加強跟蹤和指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通過組織集中交流和實地核查等方式,對引領性技術集成示范情況進行監督評價,有關情況及時報送我司。
(三)加強經驗總結。請各技術集成示范團隊高效率開展技術集成推廣示范工作,及時總結引領性技術集成示范探索取得的經驗和成效,培育壯大一批技術引領產業提質增效的典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帶動農業產業升級發展。全年總結請于12月底前報送我司技術推廣處。
附件:2021年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及支撐單位名單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
2021年8月20日
附件
2021年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及支撐單位名單
序號 | 技術名稱 | 技術支撐單位 |
1 | 稻麥綠色豐產“無人化”栽培 技術 | 揚州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 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聯適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哈工大-瀚景錦河聯合實驗室 無錫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 |
2 | 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械化育秧插秧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
3 | 水稻機插緩混一次施肥技術 |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 漢楓緩釋肥料有限公司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 |
4 | 蔬菜流水線貼接法高效嫁接 育苗技術 | 中國農業科學院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 |
5 | 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 | 中國農業科學院 河北中保綠農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科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植科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安陽全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6 | 苜蓿套種青貯玉米高效生產 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 全國畜牧總站 |
7 | 床場一體化養牛技術 |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 |
8 | 池塘小水體工程化循環流水 養殖技術 | 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
9 | 秸稈炭化還田固碳減排技術 | 沈陽農業大學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 國家生物炭科技創新聯盟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
10 | 陸基高位圓池循環水養殖技術 |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廣西大學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
注:技術支撐單位包括技術研發單位、集成示范單位和技術推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