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綜合競爭力,指導相關企業申報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根據《關于推進北京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我局擬開展2021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薦條件
自薦條件分為基本條件、經營條件、創新能力、專業化程度、精細化程度、激勵條件六類,符合基本條件的即具有申報資格,其余五類條件將根據企業填報具體情況,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
(一)基本條件(須同時符合)
1.在北京市內工商注冊登記并連續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企業的劃型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執行。
2. 符合北京市城市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政策,優先支持十大高精尖產業和硬科技產業。
3.上年度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50%以上。
4.近三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失信行為,且未發生過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
(二)經營條件(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營業收入。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00萬元及以上。
2. 凈利潤。近兩年企業凈利潤累計不低于600萬元。
3. 企業估值。企業最新一輪融資估值不低于1億元。
(三)創新能力
1.主導產品屬于產業鏈“卡脖子”環節,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或屬于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或有效實現進口產品替代。
2.獲得與主導產品(服務)相關的授權發明專利數量,首臺套產品認定,新技術新產品的數量(包括在研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和生物類似藥II期、III期臨床批件數量和藥品批準文號等數量)。
3.獲得與主導產品(服務)相關的其他知識產權數量(如軟件著作權,實用新型、外觀專利等) 。
4.近兩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不低于5%。
5.上一年度研發費用投入不低于100萬元。
(四)專業化程度
1.主導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2.企業擁有自主品牌。
3.企業為龍頭企業、大企業或重點工程項目提供配套產品(服務),并簽訂合同協議。
(五)精細化程度
1.企業獲得技術、質量、工程、環保、安全等資質或資格認定。
2.企業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或業務系統云端遷移。
(六)激勵條件
1.近兩年主營業務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近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10%以上。
2.近兩年企業主持或參與制(修)訂相關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數量,或近兩年主持或參與國家重大科研課題數量。
3. 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4. 有上市計劃(已向證監局提交IPO報輔申請并獲受理;或已簽訂保薦機構)(含新三板精選層)
二、辦理流程
(一)自薦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工作主要采用自薦方式進行。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可登錄“北京通企服版APP-今日申報-2021‘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通知-立即申報”入口,通過自薦入口填報相關企業信息及對應材料,自薦成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為敞口申報,全年開放,每月認定。
(二)評價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統籌負責,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
(三)公示
對經評價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通過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四)公告
對公示無異議的中小企業,認定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網站向社會公告。
三、管理服務
(一)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有效期為三年,每年復評,在有效期內發現有虛假申報或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經查實,撤銷其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且三年內不得再次申報。
(二)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積極配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及有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信息報送等工作。
(三)根據企業所處行業特征、區域特征,對遴選出的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予以咨詢服務、市場開拓、中小企業服務券等政策支持。
(四)被列為工信部公布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系統中填報信息直接列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期限與專精特新“小巨人”有效期一致。
四、其他事項
(一)已獲得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的無需再次申報。
(二)自薦方式。采用線上自薦方式。1.注冊登錄。進入北京通企服版APP(可通過各大應用商店下載北京通企服版APP)-注冊登錄北京市統一身份認證-點擊首頁今日申報-《關于開展2021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的通知》-立即申報。2.資料填報。企業在北京通企服版APP注冊登錄后,可在APP申報提交,也可復制登錄APP后今日申報中“專精特新”申報系統分配的登錄地址、用戶名、密碼,在網頁完成填報提交。
(三)自薦周期。2021年3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四)咨詢電話。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咨詢電話:
邢一平 010-55578435
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咨詢電話:
張 旭 010-66222502轉635
姜福紅 010-66222502轉639
馬 靜 010-66222502轉652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