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鄉村振興(扶貧)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辦公室: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相關部署要求,切實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和文明鄉風建設,進一步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決定開展第二屆“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和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內容
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為主題,組織各地遴選推介一批“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優秀節目(以下簡稱說唱節目)和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以節目展演展播、案例發布推介等方式展現各地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做法,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互動、多媒體聯合推介等方式擴大傳播和影響,為各地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借鑒啟發,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二、活動安排
活動從5月下旬啟動,至10月中下旬結束。分為發掘推薦和遴選推介兩個環節。
(一)發掘推薦。5月下旬至7月中旬,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會同鄉村振興部門從本省份鄉村文化建設實際出發,聚焦破解婚喪大操大辦、厚葬薄養、賭博成風、餐飲浪費等移風易俗重點難點問題,組織發掘一批反映農村尤其是脫貧地區文明鄉風建設新舉措、新成效的說唱節目和典型案例,加強宣傳展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健康文明新風尚。
說唱節目應圍繞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敬老孝親、鄰里和睦、節約糧食等文明新風尚,以當地最具特色的曲藝形式為載體,把中央的精神要求、當地的經驗做法和老百姓的所想所盼結合起來,由熟悉基層和農民群眾的縣鄉領導主持策劃演出,增強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影響力。節目一般時長3—5分鐘,最長不超過8分鐘,視頻材料解說、字幕等內容完整。
典型案例應以行政村為單位,突出反映本村在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工作中探索創新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內容真實、事例鮮活、經驗可學,可重點圍繞一兩個方面進行介紹,不求面面俱到。案例材料不超過3000字,包括村莊基本情況,主要做法成效和經驗等,可附照片、視頻等資料并作文字說明。
每省份可推薦說唱節目和典型案例各3個,相關文字材料和視頻資料于7月31日前報送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
(二)遴選推介。8月初至10月中下旬,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省推薦的說唱節目和典型案例進行遴選和評審。
遴選出一批“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優秀節目進行線上展播,邀請部分節目在京現場演出并進行網絡直播,擴大宣傳面、受眾面,在寓教于樂中強化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經過評審、公示,向社會公開發布推介一批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多形式宣傳其經驗做法,示范帶動各地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三、相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省級主管部門要將兩項活動作為履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職能、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加強組織領導和動員,注重針對脫貧地區總結提煉先進典型案例、推出優秀說唱節目,切實把發掘推薦過程作為推動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過程,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
(二)加強內容審核和質量把關。推薦的說唱節目和典型案例的內容要確保符合當地實際,反映基層農民群眾的所思所盼,尊重不同民族的信仰和習俗,增強表達的藝術性、鮮活性和互動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突出群眾性。
(三)做好文化宣傳和教育引導。創新宣傳展示的方式方法,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推出優秀節目、展示典型案例,回應新時代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反映在黨的領導下鄉村文化建設取得的可喜成績,指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聯 系 人:趙蕾 張向陽
聯系電話:010-59192650,010-84495167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