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經[2020]6號)要求,我廳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 2020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申報工作。經縣級初審、市級復審,省級集中審核,認定88家申報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其中農業部門推薦64家,林業部門推薦 15家,供銷系統推薦9家)和水利部門推薦的7個全國農民用水合作示范組織符合申報條件。
根據農業農村部科教司《關于開展全國星級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星級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遴選工作的通知》(農科(推廣)函〔2021〕2號)要求,在各有關縣(市、區)和行業主管部門遴選推薦的基礎上,經研究,擬推薦漳平市茶業發展中心、詔安縣經作站(種植業類),福清市畜牧獸醫中心、沙縣區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畜牧獸醫類),建陽區農業機械管理站(農機類),福建省農墾茶業有限公司(農墾類)為我省“全國星級基層推廣機構”候選單位。
根據《關于開展2021年度“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人〔2021〕20號)的要求,我省負責推薦“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候選人3名,推薦人選條件和要求詳見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公開”專欄(地址:http://www.moa.gov.cn/govpublic/RSLDS/201905/t20190507_6295873.htm)。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申報2021年度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我廳組織專家按照《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認定辦法(修訂)》,初審遴選了10個單位申報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根據《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關于報送農業行業基礎能力建設專項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補充通知》精神,現將南平市延平區申報的2021年延平區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生豬養殖)名單予以公示。
根據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關于報送農業行業基礎能力建設專項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補充通知》要求,經綜合評審,擬推薦福建農林大學申報2021年食用菌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建設項目。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產〔2021〕5號)(以下簡稱《通知》),今年全國將增補400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中分配我省14個名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充分挖掘保供潛力,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至關重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培育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提出如下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依法治農、依法護農、依法興農,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充分發揮法治在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社會資本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需要加大政策引導撬動力度,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根據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明確的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和重大任務,我們對2020年4月制定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進行了修訂,形成《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1年)》,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引導撬動作用,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發揮社會資本投資農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經中央批準,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同意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創建示范活動。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關于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工作的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司法部制定了《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019年以來,針對生豬產能嚴重下滑、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等嚴峻形勢,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逐步將生豬生產恢復到常年水平。但長期困擾生豬產業發展的產能大幅波動問題尚未根本破解,產能恢復后市場價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豬養殖場(戶)虧損,一些地方政策出現反復,生豬穩產保供的基礎仍不牢固。為鞏固生豬產能恢復成果,防止產能大幅波動,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意見》和《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完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監管與保險惠農政策雙贏的長效機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銀保監會決定組織開展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建設試點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